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内涵建设
持续加大办学投入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安排,由我作2020年学校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学校发展史上非常特别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之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克服了各种困难,不但实现了顺利开学,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在线教学成效显著
疫情发生以后,学校高度重视、反应迅速,从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日)开始迅速启动学校防疫工作,成立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各专门工作小组,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学校先后召开3次校长办公会、5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2020年春季开学暨疫情防控工作整体方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建立了疫情信息的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人事与学生工作部门每天摸排师生员工的健康信息,发布防控注意事项。保卫处实施了最为严格的校门封闭管理,杜绝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物业公司对全校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绿化整修和环境卫生清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净化校园环境,对食堂、宿舍、教学楼、办公区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了定期消毒。实行弹性上班、错峰开学,统筹部署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应对开学工作督查,顺利实现学生返校复学。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号召各级党组织、党员师生在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控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展形象。学校先后收到各地党组织发来的表扬信5封,党员师生共捐款10万余元,并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先进典型,体育学院邓镭同学的优秀事迹获得了“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商学院房淑兰同学在志愿服务中的优异表现被“贵阳新闻联播”报道。
从2月24日开始,学校按照“推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借助超星泛雅、慕课、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各类优质在线课程平台和教学资源,在全校开展线上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在线教学指导与质量监督,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方案》,在线教学平稳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全校共有811位教师开展了在线教学,在线教学课程701门,共计3000余门次,学生在线教学参与率97.51%,学生学习任务总体完成率94.64%。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校在线教学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我校95%以上的学生认为疫情期间,学校的在线教学组织工作准备充分,教师的在线教学安排合理且明确,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支持及服务到位。93.08%的学生表示对疫情期间我校的在线教学整体满意,超出全国高校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
(二)学科专业建设再上台阶,师生成长喜获佳绩
学校投入建设资金660万元,立项建设2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5个本科专业入选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达到了8个,在全省民办高校中遥遥领先,学校累计投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总经费达到2020万元,投入力度空前。学校遴选推荐的《管理学原理》等12门课程全部通过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至此,我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达到了27门,实现了五大类金课全覆盖。
2020年,学校新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新增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9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8项,2项教学成果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1项。人文艺术与环境设计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通过湖南省教育厅认定,至此我校的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达到了13个。学校被核准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成员单位,校企共建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特色班、会计专业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班等发展形势良好,校企合作育人走向深入。
2020年,老师和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65项,荣获国家级奖项76项,荣获省级奖项164项,获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1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立项数量居历年之最。2020届毕业生中,228名学生达到了考研录取线,178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比上年增加20人,其中35名学生被985、211高校录取,43名学生前往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教师积极参加省教育厅、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十佳教案”、“十佳课件”评选等教学活动,教师荣获湖南省各类教学竞赛奖8项,并荣获第五届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
(三)持续加大办学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20年,学校投资近40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VBSE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并投入使用,商科类专业的实验条件得到了较大提升。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投入我校专业建设,推进校企合作,与湖南软件评测中心共建了软件测试实验室,与湖南绿动潇湘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了高尔夫训练场,启动了教室改造项目、智慧教室、模拟法庭、综合楼南楼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场地建设方案论证,学校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去年,学校投入240余万元对两栋学生宿舍进行了提质改造,投入30余万元对汽车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等实验室、教研室进行了改造更新,投入200余万对于学校围栏,道路建筑外墙等进行了提质维护,提升了校园环境。完成了校内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场馆等46栋建筑的直饮水全覆盖,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便捷、卫生的饮用水,避免了学生宿舍因饮水机老化而造成的火灾隐患发生。
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支撑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职能的ERP系统上线,实现了学校大多数业务的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办公效率。学校推进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标准化考点扩容、一卡通二期工程建设、宿舍网络建设、门禁系统改造、在线报修平台搭建等多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对第二批15栋学生宿舍楼电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彻底解决了我校学生多年来存在的必须现场缴纳电费的难题,深受学生欢迎。在ERP系统的信息支持下,困挠多年的资产管理混乱现象得以改观,历时三个月,全校共清查统计 15万余资产信息并进行了规范管理。
(四)大力推行工作创新,招生就业实现突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招生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就业增添了巨大压力,学校招生就业部门顶住压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形式,加大学校形象宣传,招生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在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实现了新生录取人数历史最多,2020年共录取新生9491名,其中专升本录取新生2016名,本科录取新生6196名,专科录取新生1279名;计划执行率达到了历年最高,2020年我校统招计划(含专升本)共9528人,执行计划9491人,执行率达99.6%;报到率有了较大提升,2020年我校新生整体报到率达95.86%,其中本科新生报到率96.5%,报到率成为近年最好水平。国际教育、校企合作的招生也迎来较大发展,去年增加的国际教育学院的本硕连续、专本连读国际特色实验班共录取83人,较上年上涨97.6%;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特色班(本专科)共录取182人,较上年上涨304%,增长势头强劲。
2020年的招生业绩突出,与招生部门紧跟社会发展,创新工作方式,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选取科学的宣传手段打动学生密不可分,以传统媒体为主线,新媒体、新渠道为两翼向外发散的整体宣传模式,使学校2020年招生宣传的曝光率达到了较高水平。2020年的就业工作也迎来了突破,学校在全省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督查工作中获优秀单位,在疫情对就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的情况下,这份荣誉弥足珍贵。同时,我校承办的“湖南省长沙高新区2021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邀请300多家企业参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
(五)加强成长引导,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2020年,学生工作部门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线,强化学生工作队伍教育职能,抓住疫情的教育“契机”,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学生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疫情防控是学校整体防控工作的关键,学生工作部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一方面切实掌握学生情况,严格排查和主动关心重点疫区学生情况,向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自我防护;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心理免疫力。同时,学工、保卫、物业等部门紧密配合,对返校学生,实施了严格的核查、检验及管理措施,确保了我校师生零感染的记录。
学生工作部门突出网络媒体优势,完善易班等在线管理平台,贯彻“网络思政”工作新思路,让宣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截止到2020年12月底,涉外易班已经拥有2万7000余名注册用户,覆盖全校90%以上在校生。易班平台的建设,既加强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学习互鉴,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促进了班团建设。学生工作、安全保卫部门等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三门课程为抓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实现安全法制教育常规化、制度化、有效化。从新生入校开始,通过认识大学、认识涉外、学业与成才等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迅速完成入学适应,督促其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险情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发生;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个人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除了以上工作外,2020年,学校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还推进了机构与人事改革,接受了来自教育部的合格评估督导复查,湖南省教育厅、民政厅的办学情况检查等,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都在学校重要的建设发展时期作出了积极努力,在此向全校所有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发展形势与挑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这些因素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高质量发展更多体现为一种系统自身推动的内生发展模式,突出价值理性,注重纵向比较,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各高校期望通过强化特色、巩固优势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增强高等教育贡献力、提升师生及社会的满意度。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必将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对民办本科高校而言,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管理水平必须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符合社会大众对教育的期望,以实现培育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如果不能在同类院校中形成相对的质量和特色优势,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显现,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2021年,教育系统将深化教育评价重大改革。教育评价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政府、社会等各种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外部来看,政府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评价更多地将突出内涵、质量、人才等内在和本质的价值,重点考察学校与自身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内部质量监控体系,而不是规模、名声等外在因素,从更高的层面推动和促进学校深化内部改革,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学生)和服务。今年的新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将是社会对学校品牌价值与各专业的质量与影响力进行的一次重要评价和检验;硕士学位点的申报与评审,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系统对我校整体实力的一次极为重要的评价,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复杂的形势,我们要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顺应形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2021年工作部署
2021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疫情防控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整改为引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推进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创建文明高校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评比活动,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健全 “三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现就本年度几项工作作一些重点强调。
(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德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中央已经作出部署,要求全党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教育。通过党史学习,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领会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从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已经制定出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作出了三个阶段的学习安排,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作好学习的表率,不但要学,还要上党课、作专题报告,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各二级单位要创造性地抓好学习,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系统的党史学习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净化心灵、培育情怀,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师生的行为表现要体现学习的效果。我们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对党的崇敬、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体现在严格自我要求上,体现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具体行动之中,体现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上。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
(二) 加强教学建设和管理,推动人才培养向高质量迈进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管理与建设的各个方面,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今年,学校将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督导复查的要求,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严格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积极做好合格评估整改和审核评估的准备工作。
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引导2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环境设计等8个已立项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学校将制定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组织修订2021版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组织申报1-2个新设本科专业;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企专业共建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支持专业与课程建设,董事会决定的各项投入都将逐步落实:今年将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的设备更新与建设,主要面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改造)一批专业实验室,以及1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投入800万元分批用于教室的设施设备改造,完成新综合楼智慧教室、模拟法庭、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13间教室(实验室)建设。以已立项的26门省级金课建设为引领,积极做好金课建设与培育,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鼓励和支持专业水平高、有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学校实际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择优推荐参评省级精品教材。
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参与教学项目申报。今年,学校将组织开展第二届“课程思政”展示活动暨研讨会、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信息化教学竞赛等活动,激励教师主动投入教学改革与创新;全校要组织完成202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项目等申报、评审与检查验收,组织开展首届校级优秀本科教学团队评选,择优推荐参评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组织完成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评审以及结题验收等工作。通过活动组织与项目申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打造专业与课程的核心团队。
(三) 加强人才引进与聘任管理,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开发与利用。
根据评估整改的标准、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专业硕士点申报的要求,做好2021年人才招聘工作。近年来,随着公办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超常规举措,民办高校受限于资金实力、发展平台,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先天不足,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我们不参与人才的“恶性竞争”和“过高消费”,我们关键是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搞清楚学校需要什么人,什么类型的人可以持续为学校所用,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无动于衷。我们要引进一些以博士教授为代表的领军人才,也要引进一批愿意扎根民办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创造机会,打造平台,鼓励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作出成绩。人力资源处要在集团的支持下制订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逐步改善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修订并完善青年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强化师资培训,特别是利用集团优势,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打造教师成长的立体平台,促进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
今年,我们将探索实施新任高职称教师的聘期管理。聘期管理是本科高校的普遍做法,出发点在于激励高职称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在自身的专业研究领域,深耕细作,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涌现新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最大程度开发潜力,实现高职称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紧密结合,带来双赢的局面。学校将对新任的高职称人员,根据职称类别、入职时间、年龄等情况确定合理的聘期,科学设立各类职称聘期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作出高聘、低聘、续聘或解聘的决定。在时机成熟、保障更为有力的情况下,适度扩大聘期管理的实施范围。
(四)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
“校园无闲人,人人育人;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校园无空地,处处皆育人”这是对“三全育人”最好的诠释。全体教职工都应有育人的意识和本领,各项工作都应以学生为本,各种设施都应以服务学生成长为要。我们要明确“三全育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主渠道”是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开好、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按标准将思政教师足额配备到位,选好规范教材,抓好教学管理,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在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同时,也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脱离育人的单纯的教书是不存在的,同样也没有脱离知识的纯粹的育人,教书即育人,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
“三全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党团、学工、保卫等部门开展的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今年学工部门要制订大学生思政工作计划,完善“三全”育人体系,重点推进网络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探索“辅导员+班级导师”制度,引导与鼓励教师、管理人员担任大一、大二年级班级导师;继续加强“五项工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以“五四表彰”和“至美课堂”为特色,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打造涉外学生鲜明的品格与特质;进一步完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班团建设,优化各级学生组织职能,推进“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规范与优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引导学生自我设计成长路径,主动将自我成长融入到集体的发展建设之中;加强宿舍管理,要求辅导员将工作阵地向宿舍转移,构建宿舍安全、卫生、教育管理体系,同时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本年度的其他工作,在学校工作要点中已经列出,在此不一一赘述。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1年对学校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迎来了近几年最好的“申硕”机会,也感受到了董事会持续加大办学投入的决心,但同时,我们面临着高考招生改革的压力,评估整改的压力,学校向上提升的压力。在压力和困难面前,正是考验我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思考力、决策力、行动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乐观进取。我们坚信,有董事会的坚定支持,有持续加大的办学投入,有一群热爱高等教育的教职员工,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学校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