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学校今年下半年的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其中重中之重的有三件事:一是要在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基础上,重点做好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开展线上线下审核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在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启动并实施“育人育才师资培训计划”;三是在继续做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他综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精心筹备开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组织建设,开好第三次党代会
1.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理论学习,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增强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组织建设。组织召开“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持续推进党建“四四五五”工程建设,不断总结提炼,力争取得新的成果;推进第四批省、校级对标争先“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工作;高质量开展各类培训,做好党员发展及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党建考核工作、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等常规工作。
3.做好宣传工作。聚焦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成果开展宣传工作,讲好涉外故事,打造涉外良好的品牌形象;重视活动策划与人物挖掘,做好内容创作与综合报道,推出一批重点新闻稿件与视频作品;加强学校官网的整改与建设,丰富官网呈现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对学校文化氛围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完成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组建管理与解说团队,充分发挥基地教育功能。
4.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加强舆情监控,完善网络评论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敏感热点事件的监控,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论坛讲座、学校官方媒体的审批、检查制度,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宣传教育工作。
5.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持续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强化以预防为主的纪检监察工作,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发展环境;在审核评估、“育人育才师资培训计划”重点工作中,加强督查督办,完善追责与问责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学校工作有效落实。
6.做好统战与群团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举办统战知识讲座,强化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思想引领,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本学期成立学校知联会。开展教职工文化活动、师德标兵评选与表彰、福利保障工作。加强共青团基础建设,面向青年学生开展“魅力涉外”、“青春杯”等品牌活动,举办第四次团代会暨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与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严肃认真、积极主动迎接专家入校审核评估
7.迎接审核评估要有新的时间表。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开展各项教学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诊断评估;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制作宣传手册、中层以上干部访谈培训、联络员培训、线上评估材料审核上传等),迎接评估专家线上与线下考察;完成年度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以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目标考核方案。
8.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要有新要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组织申报一批新设本科专业,撤销生源不足、就业质量较差的本科专业;推进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校企专业共建,探索建立2-3个现代产业学院;贯彻落实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组织完成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金课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好“金课”建设与培育;组织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建设及中期检查工作,做好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遴选推荐;继续推进高品质线上课程建设,持续组织开展校本应用型教材编写与应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9.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要有新成效。组织完成本年度已立项实验实训室建设工作,确保9月底之前全部投入使用;组织完成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公共区域及室内文化墙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建设好已立项的2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组织2022年已立项的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建设项目阶段性验收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新项目申报;持续推进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资源库与案例库;组织好各类学科竞赛,扩大竞赛参与面,加强赛前培训,提升竞赛效果;进一步优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推进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线上信息化管理。
10.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研教改要有新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在立德树人、提高教学质量中积极发挥作用,督促基层教学组织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研究为先导、教学改革为动力,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教研成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磨课和各类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创新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等),组织第三届“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评选,力争在省级教学竞赛中有新的突破;组织第三届教学科研奖励大会;协调做好教育部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持续做好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课程重修工作,积极推进微专业试点;组织开展学校第十八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11.推进学科与科研建设要有新突破。着力推进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艺术学等“十四五”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做好“机电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组织好“湖南省跨国投资与经营研究基地”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验收工作;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与结题验收工作。
12.稳定发展国际教育要有新措施。重点抓好中泰本硕连读项目,稳步推进中法本硕连读项目,继续办好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好外籍教师招聘与管理,稳妥开展交流交换项目。
三、加强师资培训与管理,启动实施“育人育才师资培训计划”,持续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3.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调整和优化现有教师队伍,在确保生师比达到审核评估基本要求的同时,要根据各专业发展情况,着力调整教师专业结构、有序改善学历结构、大力提升职称结构,逐步培养一支师德师风良好、爱岗敬业、能力适配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14.系统开展教师培训。启动实施“育人育才师资培训计划”,整体规划、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加强考核,着重对近三年新进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明确发展方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满足特色办学和人才培养需求。
15.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绩效考核相关制度和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学校《员工手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积极性,激发教师发展潜力。
四、围绕评估要求,加强学风建设,培育学生爱校荣校情怀
16.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学生头脑,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开展“我是接班人”“青马工程”“学宪法用宪法”等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进一步完善德育学分制,强化德育学分在入党、评优、考核中的应用,增强教育引导功能;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坚持心理教师值班制度,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与日常咨询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学院、进楼栋。
17.深化学风建设。继续狠抓到课率、听课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创新“第二课堂”建设,围绕学生成长、创新开展各类竞赛、交流、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激活学生学习动力,以狠抓学生考研、考公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多途径成长成才;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工程,推动第一批必读书目辅导MOOC上线,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
18.加强学生爱校荣校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课堂、讲座、党校、团校、校领导接待日等各种阵地加强学生爱校教育,厚植学生爱校荣校情怀,营造“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校园媒体充分挖掘和展现学校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增强学生自豪感;以班团建设为抓手,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发挥学生组织的示范引领与自我管理作用,加强学生思想引导与日常行为管理。
19.做好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组织2024届毕业生秋季大型招聘会;通过新一轮访企拓岗,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加强毕业班辅导员考核与管理,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20.维护校园安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进军训”系列活动,上好新生“消防安全第一课”;持续开展防电诈、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系列安全教育与宣传,加强校园交通与秩序整治,防范重点时段、重要区域的风险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基础上,申报全省平安示范校。
五、对标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条件保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21.完善图书资料建设。利用好新建设的密集书库、电子阅览室等场地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布局,为师生提供满意服务;根据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需要,制定2024年度纸质图书、期刊及电子资源购置计划;依托书香校园工程,通过开展“一校一书”等活动,做好阅读推广,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22.提升财务保障。根据评建要求,按月统计教学运行经费使用情况,保证经费投入符合标准;完成财务、预算相关制度的修订与培训,组织开展2024年度预算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学费收缴、各项审计、月度与年度结账等工作。
23.落实后勤保障。高质量完成暑期提质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校园升级美化计划”;全力保障新学期学生就餐需求,稳定售卖价格,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加强资产管理,合理调配使用资产,及时做好资产更新,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
24.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学校数据中心与办事大厅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需求,扩展信息化应用,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强学校各业务应用系统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迎新迎评工作信息化水平,做好技术支持,确保今年迎新迎评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