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3-25 10:54:18 查看次数: |
继去年底学校新闻中心对新闻宣传的定位、宣传的重点、受众的需求、三大媒体的整合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后,3月24日晚,学校新闻中心三大媒体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记者团的部分代表再次聚集一堂,对开学以来新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大家一致认为,本学期以来,各媒体积极发掘学校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围绕亮点、热点做文章,报道深度有所加强,报道质量有明显提高,新闻宣传向深度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果。会上,大家还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突出涉外特色、开展媒体外联等方面各抒己见,积极建言。 在谈到学校新闻宣传的现状时,学生记者王东说,在与其他高校学生记者的交流中,他深切感到我们的新闻宣传还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挖掘到新闻背后的东西,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学生记者蹇晶说,现在的大学生较为关心网络,希望学校能加大博客和微博的管理,多发精品文章,增加转载量和影响力。学生记者李超昌建议多与外校新闻媒体交流,请资深新闻人定期来校作培训。学校新闻中心的老师们也针对加强对外交流、突出“涉外”特色、深入师生生活、培养学生记者积极建言。 校新闻中心主任鞠晨曦在会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他的新闻观。他借用电影《黑天鹅》的故事,希望新闻中心在2011年完成从白天鹅向黑天鹅的转型。他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是我们的出路,只有敢于突破自己,介入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让我们的新闻工作成功转型。在谈到应该宣传什么样的涉外时,他说,作为一所民办大学,涉外的形象应该是新锐的、理性的、诚信的、国际化的、前进着的。在分析新闻的受众和宣传策略时,他指出,我们新闻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要细分受众,明确定位,做好整体策划,突显差异,借助社会热点,同时不回避负面新闻。他从深度、综合、亮点、热点、现场、图文、视频、介入社会、融入学生、短平快等关键词入手,深入剖析了各媒体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各媒体的定位和目标。他说,我们要把网站建设成一个最权威最迅速的信息发布平台;校报要牢牢把握“综合、深度、热点、亮点”的定位,综合各类新闻资讯,对大学文化展开深度思考,突出优秀人物、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电视台要遵循“短、平、快”原则,全面、快速展现校园生活。 文/蒋艳娟何贞枚图/周航 |
上一篇:学校电视台专访见义勇为学生周竟 下一篇: |